
长津湖的寒冷,能冻死人而不眨眼。志愿军冲锋时呼喊声震天,美军撤退时则咬紧牙关。然而,在这冰天雪地之中,美军陆战一师竟然没有被“冻死”,没有被“围死”,反而带着伤员、牵着重炮,从重重包围中“溜”了出来。他们靠的不仅仅是枪支,更是内心的坚定与无畏。
1950年11月初,美军陆战一师在元山登陆。尽管美军高层希望迅速推进、一鼓作气冲向鸭绿江,但师长史密斯却步步为营,不急于前进,而是着手修建道路,细心筹备后勤。他深知,一旦供给线断裂,他们将陷入绝境,因此精心安排后勤保障,确保物资充足,道路通畅。
11月14日,美军占领下碣隅里,不久后开始修建临时机场。寒冷的气候和坚硬的土地使得施工异常艰难,但美军技术兵们夜以继日地工作,冒着严寒修建跑道,确保飞机可以顺利起降。12月1日,第一架C-47成功起降,将伤员疏散,给前线士兵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与希望。
展开剩余56%史密斯的精准部署不仅仅是为了救援伤员,更是为整个师团的生存。志愿军发起总攻时,美军的补给线依然运转良好,这对于围困中的美军来说简直是奇迹。他们依靠空中运输,将伤员和物资迅速运送到安全区域,保持了前线的稳定。
此外,史密斯还在每个退路设立了重兵守点,确保主力部队的安全撤退。他的战略举措和坚定决心,使得陆战一师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刻保持冷静与组织,最终成功撤离长津湖战场。
长津湖战役中,美军陆战一师展现了极强的战斗意志和团结精神。尽管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,他们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行动,最终捍卫了自己的生命线,完成了撤离任务。这段艰难的历程不仅是对他们勇气与毅力的最好诠释,也是战争中人类精神力量的典范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